近日忠程配资,中国突然放出了一则重磅消息,对俄罗斯公民试行30天免签,也就是以后俄罗斯人来华旅游、工作出差等短期停留,将不用再提前申请签证。
而在收到中国礼物后,俄方隔了2天就迅速作出回应,俄总统普京表示要代表俄罗斯人民回赠中方一份厚礼,具体来说就是同样对中国施行免签政策。
那么为啥双方的动作会这么快?其实看双方的礼单就知道了。中方9月2日通过外交部发公告,明确2025年9月15日到2026年9月14日,俄罗斯人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只要不超过30天,不用办签证。
普京
而普京在9月5日东方经济论坛上的回应更实在,不光说要对等免签,还要在远东能源和基建上加码。具体点讲,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要往上提,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雅库特超前发展区这些项目,会给中国企业更多准入便利。
免签这块,中国边检已经把流程说清楚了:俄罗斯人入境得带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还有返程机票、酒店订单,边检会查系统确认安全。同时俄方也表态,要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主要机场加开对华入境通道,缩短通关时间。
能源项目的保障更硬气。俄气已经和中企签署补充协议忠程配资,输气量上涨后,价格怎么算都基本定好。
要知道,现在的局面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中方以前对外国公民免签,大多是东南亚、欧洲部分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小国家,给俄罗斯这种世界大国普通公民免签,说实话并不多见。这其中意思也很明显,中俄关系已经上升到新高度,中俄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也到了新高度。
中俄关系
而且,俄方的转变其实更明显。前些年搞远东开发,俄罗斯不仅引进中国资本,同时也对日本、韩国抛去合作橄榄枝。现在倒好,不仅说要给准入便利,还允许“投资换资源开发权”,等于把过去的戒备心全放下来,主动把核心资源领域向中国资本开放。
那么中俄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主要还是两个字利益。对中方来讲,好处有很多,比如免签能拉来更多俄罗斯游客,2024年接待了120万人次,2025年预计能突破200万,旅游收入至少上涨80亿元。中俄能源合作更加深入,西伯利亚力量1号多供天然气,将能满足中国更多家庭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更好的实现能源进口安全的多元化。
对俄方来说,好处同样也不少。俄罗斯对中国实施免签后,中国商人入俄将会更加便捷,有利于中俄经济和企业往来与合作;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增加俄罗斯的旅游收入,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远东开发不仅缺资金,还缺技术,吸引中国企业的大量进入,能帮助俄罗斯更快的开发远东地区。要知道现在俄罗斯因为俄乌冲突,联邦预算赤字率飙升,中国企业参与开发远东,将能帮助俄罗斯政府大幅减轻财政负担。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中方这边,免签可能增加人员管理压力,同时还得防着极少数人借机会搞违法活动,但边检加强信息核查,这点风险其实也能控制住。俄方那边,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不过相比能得到的好处来说,这点风险就不算什么了。
那么一个新问题在这场互动里,谁是大赢家?我的答案是中俄都是赢家,只是赢的地方不一样而已。中方赢在市场拓展和能源安全。旅游市场多了客源,能源供应多了份保障,这两个都是现在发展所需的。俄方则赢在经济缓解和战略破局,农产品对华出口涨了还能改善经济,远东地区开发有了资金和技术能减轻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靠着和中国深化合作,还可以打破西方制裁和围堵所带来的经贸孤立,让“向东看”战略不再停留在口号上。
有没有输家?当然有,就是那些想孤立俄罗斯的西方国家。他们原本指望靠制裁,把俄罗斯困在经济和外交的死胡同里,结果中俄合作一深化,制裁效果直接打了折,他们的计划根本落不了地。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还藏着更大的信号。就在中俄忙着推进免签和能源合作的时候,不少国家都看明白了:中俄这是在走一条不依赖西方的合作路。接下来很可能会有更多国家跟上,比如中亚国家,说不定会学着中俄的样子,和中国推进免签或者能源合作。
要是西方还想着靠施压打断这种合作,恐怕得掂量掂量:真要动手,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中俄会不会把合作拓展到科技、金融领域?远东开发会不会真的落地,让俄罗斯“向东看”彻底站稳脚跟?到时候西方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
说到底,西方想靠孤立、施压让中俄让步?这根本不现实。中俄现在的合作,是实打实的利益绑定,不是靠口头承诺撑着的。接下来不管西方怎么折腾,中俄合作只会往更深、更广的方向走忠程配资,这已经是挡不住的趋势了。
升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