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资管
当地时间9月9日,以色列空军实施了一次超远距离军事行动,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目标发动突袭。据报道,以军出动15架战机,长途奔袭上千公里,发射约10枚精确制导导弹,准确命中位于卡塔拉地区的目标。
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表态:“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决定,而不是我的决定。”然而,在表示“遗憾”的同时,特朗普已指示国务卿鲁比奥加快与卡塔尔的国防合作协议谈判进程。
空袭打破中东平静,各方反应强烈
多哈时间9月9日下午,卡塔尔首都北部卡塔拉地区突然传出剧烈爆炸声,浓烟腾空而起,形成巨大的蘑菇云,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周边建筑物的玻璃,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
以色列国防军与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表联合声明,承认对哈马斯高级领导层实施“精确打击”。以方声称目标是隐藏在多哈的哈马斯高层哈利勒·哈亚及其助手。声明强调,这次行动是基于“确切情报”,旨在“消除对以色列安全的直接威胁”。
卡塔尔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对此予以“最强烈谴责”。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表示,这一袭击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并强调“卡塔尔绝不会容忍以色列的鲁莽行为”。声明还指出,以色列的行动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国际社会反应迅速且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多哈,称这是“对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对以色列的行动深感忧虑,强调“所有国家都应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分别发表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阿拉伯国家联盟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这一事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区大国均表示关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止以色列的“冒险行为”。
国融资管
特朗普回应耐人寻味,美以演双簧?
特朗普在空袭后的表态引发广泛解读,他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连续发布多条消息,一方面表示当天早上接到美国军方通知,称以色列正在对多哈的哈马斯目标实施袭击;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幸的是,已经太晚了,无法阻止袭击”。
“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决定”,特朗普特别强调这一点,试图与以色列保持距离。但他同时表示“卡塔尔是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认为单方面轰炸卡塔尔境内不利于推进以色列或美国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表态存在明显矛盾:既谴责以色列的行动,又为以色列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辩护。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反映了美国在中东政策上的两难处境:一方面要维护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宣布已指示国务卿鲁比奥尽快敲定与卡塔尔的国防合作协议。这一举动被解读为美国正在利用此次事件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据悉,该协议可能包括美国在卡塔尔设立新的军事基地、增加驻军规模、提供先进武器装备等内容。
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驻有美军在中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该基地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前沿驻地,负责指挥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因此,美国在处理与卡塔尔关系时必须谨慎平衡各方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夕,特朗普的应对策略被认为具有明显的选举考量。一方面要通过展示对以色列的支持来争取国内犹太裔和基督教保守派选民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加强与卡塔尔的防务合作来展示其政府维护中东稳定的能力。
地缘政治格局生变,中俄伊处境不利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事件,暴露了中东地区赤裸裸的现实,对中俄伊三国构成了战略挑战。、海湾国家在安全问题上依赖美国的倾向更加明显。
卡塔尔空军拥有百架美欧先进战机,包括36架美国F-15QA战斗机、2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和36架欧洲台风战斗机,这些先进武器装备本应提供足够的防空能力。
然而在以色列空袭时,卡塔尔空军竟然毫无反应,让以色列空军得以全身而退。这种被动局面无疑让中俄伊三国难以争取海湾国家支持。这些国家虽然在外交政策上与美国存在分歧,但在安全领域仍然高度依赖美国的保护。
特朗普正在加强对中东的控制,他除了要控制以色列之外,还想要与更多国家达成国防协议。这些国家明显没有说“不”的实力和胆量。美国通过提供安全保证来换取这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的配合,这种模式正在中东地区得到强化。
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受到削弱,伊朗希望通过不断呐喊,让中东各方团结起来应对以色列,明显是不现实的。以色列的肆意妄为,反而让俄罗斯军事打击乌克兰具有了合理性,这种大国之间的战略互动正在重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次事件反映了中东地区正在形成的新安全架构。美国通过双边防务协议与地区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而中俄伊三国则被排除在这一进程之外。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三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
特别是对中国而言,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也是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可能影响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项目和能源安全。如何应对这一新挑战,将考验中国的中东外交智慧。
对俄罗斯来说,中东是其展示大国地位和与西方博弈的重要舞台。美国在中东军事存在的加强可能限制俄罗斯的行动空间,影响其在叙利亚等问题上的政策选项。
伊朗则面临最直接的挑战,美国与海湾国家安全合作的加强可能形成对伊朗的包围圈,限制其地区影响力,甚至影响伊朗核问题的未来走向。
特朗普政府一边谴责以色列的行动,一边推进与卡塔尔的防务合作,这场危机正转化为美国巩固中东战略布局的机会。卡塔尔空军上百架美欧先进战机在袭击中毫无反应,暴露出海湾国家安全依赖美国的现实。
美国正在通过“安全承诺”强化对中东控制,这一战略布局针对中俄伊的意图明显。中东地缘政治棋局正在重新洗牌,大国博弈的下一回合刚刚开始,而中俄伊三国在这场博弈中似乎正处于不利位置。未来中东格局的演变,将取决于各方如何应对这一新挑战。
国融资管
升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